一、地形地貌,地质特征
茅台镇周围崇山峻岭环绕,使茅台镇形成盆地状低谷。茅台镇建成区主要属于侵蚀低山河谷地貌,东有马鞍山,西有宝丰山,赤水河自西南而来,沿茅台酒厂东流至茅台镇下场的猪旺沱,受黄孔垭山岭沿下东山阻拦,转向北流,直下长江。四周群山怀抱,为峡谷地带。赤水河西岸坡较陡,镇建成区与茅台酒厂所在的东岸坡度较缓,海拔大多在700米以下。海拔最低点402米(仁溪沟口),全镇海拔700米以下面积占总面积的60%。
地层:境内地层全由沉积岩组成,最早出露于震旦系,自上依次为寒武系、奥陶系、志留系、三叠系、侏罗系、第三系、第四系。总厚度8630.6米。
构造:仁怀市地处上扬子地台褶皱带和四川地坳南缘之接合部,受黔中隆起和燕山运动第三系-------四川运动的影响较大,境内褶皱构造多属华夏系构造体系。除在茅台城区以南有茅台滑坡体和广泛的喀斯特分布外,余无不良地质现象。贵州茅台酒厂生产车间地面均在423米海拔高度上。
二、地理环境三大特点
第一个特点:特殊的紫色砂页岩的地质结构,十分有利于水源渗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的有益成分。地质调查资料表明,茅台地区的地质,属浸蚀构造类型,岩层主要为沙岩和页岩,沿赤水河呈环带状。由于岩石质地比较松软,易受外营力的风化、流水作用,常常形成坡陡谷深的坡地峡谷地貌,主要为低中山和丘陵河谷。茅台镇的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侏罗、白垩系紫色砂页岩、砾岩,形成时间在7千万年以上。
茅台镇土壤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,土壤分布与地貌关系紧密。因而,茅台镇广泛发育着紫色田土,土层较厚,一般在50厘米左右。酸碱适度,有机度1.5%,多粒状结构,碳氮比8~9左右,质地中性。代换量10~15毫克当量/100克土,盐基饱和度约70~80%,中性及微酸性反应。特别是土壤中砂质和砾石含量高,土体松软,孔隙度大,具有良好的渗透性。由于这种由南向北沿赤水河的紫色土壤渗透性强,因而无论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过两岸的红层流入赤水河中,既溶解了红层中的有益成份,又经过层层渗透过滤,滤出了纯洁、香甜、可口的优质泉水。
第二个特点是冬暖夏热雨水少。茅台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。茅台酒厂地处地势低矮的河谷地带,海拔多在500米以下,因而形成特殊小气候,冬暖夏热少雨风小湿润,最适宜酿酒微生物形成和繁衍。年均气温17.8℃,1月均温7.3℃,7月均温28.5℃,极端最高气温40.6℃,极端最低气温2.7℃,相对湿度80%,年均日照时数1226.5小时,无霜期359天,年平均降水量926.1毫米,常年主导风向以北、北西、偏西南风为主,年均风速1.5米/秒,最小风速1.1米/秒,最大风速1.8米/秒以上,显著特点是静风频率很高,风速小。总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、冬季温和、少见冰雪、无霜期长、温度变化大、湿度较大、日照丰富、雨量小,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。
受地势、地形条件的影响,境内气候垂直分异较为明显,区域分异较大,尤以热量条件的垂直最为突出。在赤水河沿岸海拔7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,气候为温热少雨气候,热量条件优越,大于10℃的年积温可达5740℃,但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,冬春季干旱较为严重。在海拔800米~1400米的河谷斜坡山地上,则为温热温润气候,表现出降水相对均匀、热量条件一般的气候特点。
赤水河谷土壤中偏酸性,类型复杂多样。在自然土类中,地带性土壤是黄壤、黄棕壤,岩成土壤有石灰土和紫色土,耕作土则以各种旱作土、潮土和水稻土为主要,茅台镇至合马镇一带以紫色土为主,此外在河流两岸局部地段零星分散潮土,在河流沿岸阶地、山间盆地及缓丘分布有水稻土,水稻土和黄壤为区内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土壤。其中,分布于茅台镇南部的鲁班,北部的二合、大坝、合马、三合、沙滩、西北部的喜头等10个乡镇的旱地区,都是贵州茅台酒厂酿酒用高粱、小麦的最佳原料基地。
第三个特点是酿造茅台酒的水质特别好。俗话说:好水出好酒。科学检测:赤水河水质无色透明,无嗅无异味,微甜爽口,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,酸碱适度(PH值为7.2~7.8),钙镁离子含水量均符合要求,硬度为(8.46~7.8)。特别是赤水河水至今一直未受污染,不但符合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,更是酿酒的宝贵自然水源。
茅台酒生产用水取于赤水河流经茅台镇的上段。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。汉朝,赤水河称为“大涉水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“又有大涉水,北至符入江,过郡三,行八百四十里。”到唐朝,则改名为“赤虺河”。发源于乌蒙山北麓云南省镇雄县茫部区与落甸区鱼洞乡大洞口,流经云南省的威信,四川省的叙永、古蔺,贵州的毕节、金沙、仁怀、赤水,至四川省的合江注入长江。赤水河上游古称茫部水,后称鱼洞河。至川、滇、黔三省交界处称毕节河,过毕节后称赤水河。全长444.5公里,其流经仁怀市境河段从小河口至马岩滩约40.5公里段称茅台河。由于两岸多为紫色砂页岩及风化物发育的紫色土,致使河水在洪水期呈土红色,每年夏天雨季,两岸紫红色的泥沙冲入河中,河水变为棕红色,是名副其实的“赤水河”。
古人赞美赤水河“集灵泉于一身,汇秀水而东下”。仅茅台上游数十公里内汇入赤水河的众多支流中,奇水、温泉、瀑布就有数十处,其中较有名的有“间歇泉”、“三涨水”、“五马河”、“三元洞”、“葡萄井”、“坛厂温泉”、“盐津温泉”等等。
到金秋时节,赤水河纯净清澈,此时正是茅台酒投料的季节,河水的自然变化十分有利于茅台酒的酿造。自古灵泉秀水出美酒,从赤水河中段沿河流域的茅台酒厂开始,有习酒厂(现为茅台酒厂集团子公司)、郎酒厂、泸州老窖酒厂等若干知名国家级省级名酒厂家,茅台酒厂在众多名酒厂中如众星捧月般矗立其巅,故赤水河又称“美酒河”。
赤水河之所以能保持优良的水质而没有被污染,除了前面所讲的赤水河两岸红层土壤独特的层层渗透作用外,更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生前对茅台酒的生产发展十分关心。1972年,他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特别指示,为了确保茅台酒质量,赤水河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建任何工厂,特别是不能建化工厂。赤水河上游得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,成为当前世界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。